越南战争的起因经过及结果
为大家分享中国为什么要参加越南战争和越南战争的起因经过及结果方面的知识,接下来就是全面介绍。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也称“对越自卫反击战”,具体是指从1979年2月17日到3月16日的短短28天内,中越两国军队爆发的规模军事冲突。
▲对越自卫反击战彩照
关于这场战争的具体情况,民间关注度并不是特别高,官方也并未给予像抗美援朝那样的深度宣传。
不过客观来说,这场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主动发起的最大规模反击战,其战争激烈程度和人员死伤情况,远超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和1969年的中苏边境战争。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军牺牲6900余人,伤14800余人。2月17、18日两天,伤亡达4000人,后勤部门措手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 ”
——战后昆明军区对中越战争的总结
应该说,在当时波谲云诡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和伤亡代价,被迫进行的这场战争。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中国当初为何要发起这场自卫反击战?
要知道,在战争爆发仅1个多月前,即1978年12月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决议通过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即将国家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而且在此之前,我党领导人就曾作出过判断,即短时间内爆发成世界军事战争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在明显有悖于既定政策的情况,中国为何突然“一反常态”去打这场仗呢?
▲对越自卫反击战彩照
关于战争爆发的原因,邓小平曾用一句话简单解释过,
“这次对越自卫反击战......目的是教训教训这个狂妄的东方古巴。”
——邓小平《在中越边境作战情况报告会上的讲话》
这里的“东方古巴”指的是越南,而对于当时的越南,邓公用了三个字“狂妄的”来形容,即“小孩子不听话,必须打打屁股。”
这里的问题就是,越南这个“东方古巴”究竟做了什么“狂妄的”、“不听话的”举动,让中国忍无可忍,必须要“打打屁股”教训一下呢?
原因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描述。
其一,战争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越南政府大肆进行一系列反华、排华活动,其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超中国可忍受范围。
据估计,当时被驱赶的华人华侨数量高达20万。
当地公安人员未经允许进入在越华侨住宅,强制其签署“自愿回国同意书”,更有甚者趁机对华侨进行敲诈勒索、烧毁房屋等违法犯罪行为,视人命如草芥,而越南政府对此无动于衷甚至默许支持。
一系列反华行动,不仅给当地华人华侨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更加严重挑战了中国政府的底线,中越几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瞬间变成过往云烟。
要知道当时中国国力有限,不可能像现在一样派军舰去撤侨,因此当时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华人华侨,被迫带着行李家当坐船回国,风餐露宿,人身及财产安全都遭到了极严重损害。
中国政府曾两次对此发出警告,但均未得到妥善解决,中越关系由此急转直下。
▲在越南的华人华侨被强制驱逐出境,由于船只有限,大量老弱病残在边境流浪乞讨,生活十分凄惨。
其二,越南举兵侵占柬埔寨,在中国边境埋下了一颗“大雷”。
1978年12月25日,越南出动18个步兵师,在60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空军、海军的支援下,兵分八路向柬埔寨发起全线进攻。
仅仅半个月后,1979年1月7日,越军攻入柬埔寨首都金边,占领了柬埔寨多数领土。
柬埔寨被越南入侵,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援助?
简单来说,就跟当年抗美援朝一样,既为了保护“朋友”、“兄弟”,也为了保障自己的边防安全。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共产党与柬埔寨共产党,即“红色高棉”,一直都保持着不错的关系,就像是情同手足、肝胆相照的铁杆兄弟。
甚至有说法表示,当时的柬埔寨就是全球范围内最忠实的“中国学生”,同时也是中国在东南亚最可靠的盟友。
因此兄弟有难,中国不能坐视不管。
再退一万步说,一旦柬埔寨被越南完全吞并,中国西南边境就从此就算是埋下了一颗“大雷”,因此长痛不如短痛,早点扫除这颗“大雷”,也是为改革开放创造一个和平、安宁的发展环境。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