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板固定后就“好”了?不!这些护理要点仍需关注

小夹板固定后就“好”了?不!这些护理要点仍需关注

小夹板固定术在骨科领域具有独特的地位,是一种治疗骨折非常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它是用木板、竹片或杉树皮作材料,根据伤肢长度和肢体形状制成,厚度约3毫米,四边刨光,棱角修圆,肢体面衬以棉垫,外包纱套,适用于四肢长骨闭合性骨折,包括肱骨骨折,尺骨、桡骨远端骨折,胫腓骨骨折等。

小夹板固定具有固定范围小、透气性好、对X线透光性好等优点,且相对手术而言,费用低,对身体无创伤。

虽然小夹板固定术有很多优点,但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小夹板固定术后的护理要点。

1. 抬高患肢

小夹板固定术后应抬高患肢,使其处于功能位。例如,上肢骨折可将肘关节屈曲90°,用三角巾或前臂托板吊于胸前;下肢骨折可将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膝关节轻度屈曲,跟腱部垫一小枕将足跟悬空。

2. 密切观察患肢血运

(1)皮肤颜色和温度:正常情况下,患肢的皮肤颜色及温度应与健侧相近。如果患侧皮肤出现苍白、青紫或感觉冰凉,应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须尽快就医。

(2)肿胀程度:骨折后肢体肿胀是正常现象,但会逐渐消退。若肿胀持续不消并有张力水疱,需防止引起缺血性肌肉挛缩。

(3)动脉搏动:上肢骨折触摸手腕处的桡动脉,下肢骨折触摸足背中部的足背动脉,检查动脉搏动的强弱。若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及时采取减压措施。

(4)感觉和运动功能:注意观察患肢的感觉及运动功能,如有无麻木、剧痛、无力等症状。

3. 调整夹板松紧度

小夹板固定后,应适时调整夹板的松紧度。因为绑得太松起不到固定作用,骨折容易错位;绑得过紧又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造成压迫性溃疡。检查方法:用拇、食指提起绑扎带能在夹板上移动1厘米为正常。需注意的是,调整时不要把4根绳带同时松开,以免骨折再度移位。

4. 预防压迫性溃疡

小夹板固定的部位容易受到压迫引起压迫性溃疡,因此,要定期检查固定部位的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如发现皮肤发红、破损等情况,及时处理。

5. 尽早功能锻炼

患肢长期固定不动会引起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或粘连等并发症,因此,骨折复位固定后应尽早开始功能锻炼。例如,上肢骨折早期可做握拳、手指屈伸、大拇指对掌等练习;下肢骨折早期可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泵运动等。

6. 保持夹板清洁干燥

展开全文

保持夹板及其周围的清洁和干燥也非常重要。水分会损坏夹板的材料,并可能导致皮肤感染,尽量在洗澡或接触水时使用防水罩;若夹板湿了,需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7. 定期复查

夹板固定术后应X线透视一次,检查复位效果。若骨折位置良好,第一周复查1~2次,如无特殊,1周后每周复查一次,3周后根据情况决定复查时间,直至临床愈合。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常宁市中医医院 顾良红】

【编辑:sanx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掖的解释
365bet体育投注导航

掖的解释

📅 07-18 👁️ 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