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を開けい!いざ、出陣する!”
刀剑乱舞:天下三名枪之一:蜻蛉切
蜻蛉切为日本战国时期本多忠胜的御用名枪,是日本三名枪之一,枪身部分长1尺4寸(43.7厘米),茎长1尺8寸(55.6厘米),最宽处3.7厘米,厚1厘米,重498克,中部樋的位置刻有 梵文 铭文,由三河文珠派的铁匠藤原正真打造。
一般的枪柄大约为4.5米,而蜻蛉切的柄长两丈有余(6米以上),忠胜晚年由于自身力量不足以挥舞此枪,遂将柄后的三尺多砍掉。
据说此枪的锋利程度仅仅立着就能把飞行中的蜻蛉斩断,故而得名。 蜻蛉 即泛指 蜻蜓 等 蜻蛉目 昆虫。
蜻蛉切为日本战国时期人称“战国最强之本多平八”即本多忠胜的御用名枪。
此枪为德川家康特别打造赠与本多忠胜,实为精品,本多批鹿兜甲,手持蜻蛉切,突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有敌看见忠胜,便大呼:“蜻蛉切者本多平八!”敌军随之溃散。
刀剑简介
蜻蛉切是日本战国时期著名武将本多忠胜使用的枪,三河文珠派藤原正真所作的大笹穗枪(即枪穗如笹叶一样,前端尖中间宽尾部收拢),铭“藤原正真作”。传藤原正真是村正的弟子,后移居三河自成一派,游戏中将蜻蛉切归为“村正”其实不大准确。
枪柄长达六米多,装饰着青贝螺钿,如同艺术品一般外表华丽,但是现在这个枪柄已经不存于世。晚年本多忠胜体力衰退,无法再自如使用蜻蛉切,故将其砍掉三尺枪柄个子太高必须砍腿,之后可能经历磨损,也就变成了现在九尺六寸(一说为一丈三寸)的长度。
本多忠胜未给蜻蛉切配备枪套,平时只以油纸包裹,可能是喜欢轻装上阵的缘故,且油纸遗失也不可惜。
“能够将落在枪尖的蜻蜓切成两半”——这是蜻蛉切名字的由来,另有德川称赞本多持此枪能够日本撕裂征服,可称为“日本切”,但是本多谦虚,说日本的国土形状与蜻蜓近似(也有称日本为蜻蛉洲的),所以最后还是叫“蜻蛉切”。
展开全文
刀剑经历
在本多忠胜使用之前,动向没有明确记载,有服部家所有、德川奖赏给本多等说法,但均无史料可考。
元龟三年(1572年)10月,远州-言坂一战撤退之际,忠胜使用此枪率兵殿后确保家康成功撤退,事后武田信玄方面称赞本多“家康有两样过人之处,其一是他的唐之头兜,其二就是本多平八!”
天正三年(1575年)5月,长蓧之战时,忠胜持此枪战斗。天正10年(1582年)6月,本能寺之变,忠胜持此枪冲锋战斗。此外还有许多战斗记录。
庆长六年(1601年),本多成为伊势桑名城主时,前往町家河原骑马,在马背上将蜻蛉切挥舞了一番,之后便将枪柄截短了。家臣感到不解,本多说:既是道具,就应该与主人的力量相契合。
后来本多家经济遭遇困境,最后卖掉了蜻蛉切,之后被实业家矢部利雄购得,蜻蛉切成为私人藏品。刀剑研究家佐藤寒山曾作《蜻蛉切歌》赠与矢部利雄。
现在有蜻蛉切的写作(仿制品),一把在冈崎城收藏,一把是固山宗次作品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平成二十七年(2015年),在佐野美术馆公开展览,作为个人藏品,能够公开展出实属不易。
平成二十八年(2016年)11月12日-平成二十九年(2017年)2月19日,蜻蛉切在佐野美术馆的展览“名刀は語る 磨きの文化”中出展。
平成三十年(2018年)6月2日-7月16日,蜻蛉切和在冈崎美术馆的特展“名刀は語る 美しき鑑賞の歴史”中再次出展。特展中比较具有话题性的是本多忠胜的甲胄(同样也是私人收藏,出展不易)也重游冈崎故地,一同展出。
【点关注不迷路】
【学有趣日语:振亚语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