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味
苦,微寒。
炮制
1.赤芍《伤寒论》载:捣筛。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2.炒赤芍《经效产宝》载:炒黄。《三因方》:炒令赤色。《妇人良方》:微炒。炒焦黄。现行,取赤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偶有焦斑,取出放凉。
3.酒赤芍《扁鹊心书》载:酒。《汤液本草》:酒浸。《济阴纲目》:酒炒黄。现行,取赤芍片,加黄酒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冷。每赤芍100kg,用黄酒15kg。酒炒制其寒。
性状
干燥根呈圆柱形,两端粗细近于相等,稍弯曲,长10~36厘米,径约6~19毫米。表面暗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横向凸起的皮孔及根痕,具粗而深的纵皱纹, 手搓之则外皮易脱落,显出白色或淡棕色的皮层。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粉白色或黄白色,皮层窄,呈类粉红色,中央髓部小,木质部射线明显,有时具有 裂隙。气微香,味微苦涩。以根条粗长,外皮易脱落,皱纹粗而深,断面白色,粉性大者为佳。